節令篇

2010112016:14
轉載:http://www.yuhlonggong.idv.tw/D/D4/D4-5/new_page_D4-5.htm

大過年

隨著冬至的到來,吃完了湯圓,年的腳步就近了,雖然工商業社會忙碌的步調讓年的味道變淡了,但小時候濃濃過節的氣氛,卻不斷在記憶中被掀起:新年新衣戴新帽,爐灶邊香氣四溢,甜粿、鹹粿、菜頭粿,敬神祭祖鮮果素菜滿桌擺,恭喜發財紅包拿來,似乎溫熱記憶裡的小烘爐,團圓飯的歡笑聲,點點滴滴洋溢開來…。

~好過年~
初一早   初
二早早
初三睏到飽  初四接神
初五隔開
    初六是挹肥
初七七完
    初八完全
初九天公生
   初十有食實
十一請子婿  十二查某子轉來食泔糜仔配掛菜
十三關老爺生 十四搭燈棚
十五上元暝  十六相公生

 

按照中國曆法﹐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。事實上相關的活動早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陸續展開了。傳說中的諸神在這一天,會回天庭向玉皇上帝報告這一年來的諸 事。因此,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供品敬拜諸神,並燒紙錢以便提供諸神返回天庭的旅費。此外,還要在「灶神」的嘴巴四周塗上糖漿,以確保其向  玉皇上帝報告時能多說些好話。傳統的慶祝活動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。而時序的制定又是如何來的呢?中國傳統的萬民曆詳細記載四時節令,也是民間 最通用的曆法,我們就來了解萬年曆的由來。

 

        萬年曆的故事

        相傳在很久以前,由於曆法定得不準,天時與農事往往不
    能準確的配合,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。當時的天子祖乙見
    到節令紊亂導致民不聊生也非常憂慮。他就召集百官詢問節令
    失常的原因。節令官阿衡自己也不明白,就隨便編了個理由,
    說是人們得罪了天神;要使節令恢復正常,就得祭拜天神,請
    求寬恕。祖乙聽信了阿衡的話,就親自率領百官,前往天壇祭
    祀天神,並傳令全國百姓設壇祭天。可是折騰了半天,節令還
    是照樣的亂。   
        當時有個年輕樵夫名叫「萬年」,他看到節令紊亂,農人
    無法種田,苦苦思考解決的辦法。有一天,萬年上山砍柴,砍
    累了就坐在樹下休息。他眼看著樹影發呆,心中想的仍然是如
    何將節令定準的事。不知不覺的過了大半個時辰,他才發現地
    上的樹影已經悄悄地移動了方位。萬年靈機一動,心想,為何
    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?回到家後,萬年就設計了一
    個「日晷儀」。可是,一遇上陰雨天,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。
        有一天,萬年在泉邊喝水,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
    滴,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。回家後,萬年就動手做
    了一個五層的漏壺,利用滴水的方法來計時。如此一來,不管
    天氣陰晴,都可以正確的掌握時間了。有了計時的工具,萬年
    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節令的變化。經過長時間的歸納,他發現
    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。只要弄清楚日
    月運行規律,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。
        萬年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晉見天子祖乙,說明節
    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。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,就把萬
    年留下,在天壇前蓋起日晷臺、漏壺亭,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
    萬年差遣。從此以後,萬年得以專心研究時令。
        過了一段日子,祖乙派阿衡去瞭解萬年製曆的情況。萬年
    說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,阿衡聽後,非常忐忑不安,他擔
    心萬年製作出準確的曆法,得到天子的重用,直接的威脅到他
    的地位。於是,阿衡就以重金收買了一名刺客,準備殺掉萬年
    。刺客趁夜深人靜時,射殺萬年。結果,被守衛的士兵及時抓
    住,將他送到天子那。祖乙問明了是阿衡的詭計,就下令將阿
    衡收押,親自去探望萬年。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
    給祖乙:「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百星,星象復原,子時夜交,舊
    歲已完,時又始春,希望天子定個節名吧!」祖乙說:「春為
    歲首,就叫春節吧。」
      經過了數十個寒暑,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。
    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,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。祖乙
    深受感動,就把太陽曆定名為「萬年曆」,並封萬年為「日月
    壽星」。直到今天,人們將陽曆稱為「萬年曆」,並在春節時
    掛上日月壽星圖,據說都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。

 

 

◆過年的習俗

 

雖然一般人認為新年的慶祝活動是從除夕當天開始;長年居住在外的遊子,會在除夕夜之前趕回家,以便與家人共進豐盛的年夜飯。這個時候,家人會把裝滿錢的紅 包送給家中的老人與小孩;也會全家人一起守歲來迎接新的一年。相傳守歲可以為父母親增壽,因此除夕夜通常都是徹夜不眠、燈火輝煌。而且,在古老的傳說裏, 整夜點燈尚有嚇走年獸的用意。

 

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、敬拜諸神,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「拜年」。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,是穿上新衣走訪親朋好友,並祝賀「恭喜發財」;此 時,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,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。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,我國自古就視「龍」為吉祥的象徵,並深信 龍掌管降雨,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、五穀豐登;此外,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。

 

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;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色香味俱全以便犒賞自己及家 人,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。舉例而言,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中,魚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,因為魚象徵著「年年有餘」;韭菜則代表「永久」;蘿蔔有 「好運」的意思,而魚丸及肉丸則代表「團圓」。此外,年糕意味著「步步高升」,水餃則因為形狀像金元寶,春節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。

 

這段期間,有些迷信及禁忌仍深植於人們心中。例如:人們相信在大年初五前掃地,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;此外,要儘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「死」有 關的話題;如不小心打破碗碟,要盡快地說「歲歲平安」,以便及時化解凶災;為祈求年年益壽,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;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,因為 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。

 

過年期間,臺灣的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。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;這時,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。俟午夜十二點 的鐘聲敲響,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,大夥爭先恐後的擠進,以便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,因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可得到好運。

 

初一元旦,事先要依據天干地支找出當年「開正」的時刻。「開正」的時刻通常很早,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,等到時刻到來,就燃放鞭炮,在神明前擺上各色「甜 點」,例如:紅棗、冬瓜糖、花生糖等。全家老一同祀神、祭祖,迎接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明的人,也在春節到寺廟燒香禮拜,稱為「行香」。」
初四接神,去年臘月廿四
日回庭稟報的諸那天回轉人間。因此準備牲醴、香燭紙馬迎接神下降。俗話說「送神早,接神遲」,所以接神一般都在午後舉行。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,飯菜特別豐盛。
初五隔開,表示新正暫告一段落。各商家已正式開張,回復正常營業。

         資料來源:台灣傳統民俗節慶網站


 

元宵節

有關元宵節的起源,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;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「三元節」,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即天官大帝的生日,而農曆七月十五 日為「中元」即地官大帝的生日,而農曆十月十五日為「下元」即水官大帝的生日,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受重視,在這天人們會向天地諸神,祈求未來一年一切都 平安如意。

現代人的願望,有各式各樣的特別祈求,但傳統社會中,人們主要的祈求,莫過於求財、子、壽。人們以近寒單爺、土地公或關聖帝君來祈求一年財源滾滾。用迎燈來象徵來象徵迎丁,就是求子之意。更有乞龜來祈求長壽。

元月十五日更是三官大帝的天官大帝聖誕之日,三官大帝即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俗稱三界公,代表祈求賜福、赦罪與解厄。

三官大帝的全稱為:

正月十五日、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微大帝

七月十五日、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齌元虛大帝

十月十五日、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

當天祭祀活動拜天官大帝其祭品應備:一對蠟蠋、一對鮮花、清茶三杯、繫紅紙的麵線三束、五果、六齌、三碗元宵甜湯圓、五牲、甜料、圓發糕…等。

拜神明及祖先則備牲禮三、四果……等物。

上元節習俗上家家戶戶煮湯圓、吃湯圓。上元節元宵可能始自宋代,不過當時稱做「浮圓仔」,到明朝才改稱「元宵」每家做元宵、煮元宵。古時為年頭佳兆、吃湯圓以象徵家福。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,然後闔家團聚,吃元宵,即是團圓幸福。

元 宵節又稱燈節,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。民間稱花燈為「鼓仔燈」,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型似鼓鑼。元宵花燈種類很多,如寺廟的綵燈、店舖的走馬燈及 兒童的鼓仔燈等。式樣種類很多,基本上可分為兩類: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、兔燈、水果燈、半燈等;另一是活動燈,是拫據民間故事編製,現在多為電動花燈,如 狀元遊街、八仙賀壽、桃園結義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傳統。

   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,元宵節、也是觀光節,近年來政府大力舉辦花燈競賽展覽,已酉年由台南市政府承辦全國觀光燈會活動,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觀光客前 來台南府城一睹這盛況空前的節目,讓沉靜的古都再度活潑、熱鬧。丙戌年即將於舊地重新點亮燈會活動,在此之前介紹花燈的緣由、演變及製作過程,來年若去觀 賞燈會時將更有意義。

花燈的起源

    追 求光明,是人類的天性。古時候的私塾,過了春節,大約農曆正月十五日才開學。這天,學童各自從家裡帶來一盞燈籠來請老師點燈,這表示學生的前途光明遠大, 這叫「開燈」、「點燈」。花燈創自何時,眾說不一,有一說始於漢代,盛於唐朝。《西京雜記》:「漢高祖入咸陽宮,秦有青玉五技燈,高七呎五吋,下作蟠螭口 銜,燈燃則麟甲皆動,煥炳若列星盈盈焉。」唐代則有李商隱之詩句記載當時燈會:「月色燈光滿帝都,香車寶輦溢通衢,身閑不賭中興盛,差遂鄉人祭紫姑。」唐代長安街頭,元宵燈節之盛況躍然詩章,可見在國家提倡、推廣下百姓參與,連帝王也走入鬧市與民同樂,在元宵觀賞花燈的情景。

   花燈的種類

     自從人類開始用火以來,由最初的禦寒,防身,進而熟食、照明,使白日的生活得以延伸自夜晚,同時也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,因為長期使用與發展,加入人類的想 像力、創造力,燈具的種類,五花八門,形形色色。除了滿足生活實用外更加以美化。在照明上,由造型簡單,漸演變成多用途、造型複雜優美的藝術花燈。

  由於花燈取材廣泛,表現的方式各異,在造型上更是千變萬化,使用的功能亦各不相同。以目的性區別如下,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  實用性花燈—以實用為主,並兼有裝飾作用。如立燈、檯燈、路燈、壁燈、吊燈等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  裝飾性花燈—以美化生活環境為主,著重造型,富強烈的裝飾性、藝術性。在年節、婚壽喜慶時使用的花燈,如廟宇、城樓、牌坊、醮壇等處懸掛的彩繪紗燈,宮燈等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  娛樂性花燈—具有觀賞、娛樂價值的花燈。如元宵燈會所展出的各樣題材、造型之動物燈、瓜果燈、舞龍燈、風箏燈等。

以材質區分:

一、硬質燈:以硬質材製作的花燈。如用各種金屬或合金以鑄、鏤、焊、切等方法做成之金屬燈。例如台南燈會中「永生鳳凰」即是。用陶瓷土,以窯燒製做之彩釉鏤花陶瓷燈。用玻璃、彩色玻璃,水晶玻璃、壓克力為材料以磨砂、刻花、彩繪、吹塑等方法做成的玻璃燈。

二、軟質燈:以紙質,剪、粘、彩繪做成的紙燈;以絲綢布料裱於竹篾、鐵絲骨架上組合成的絲綢燈;以生牛皮、羊皮、豬皮製做的皮燈。

三、實物燈:用自然物,如花果等加以挖空、切雕而成的瓜果燈。或以現成物如:玻璃瓶、寶特瓶等環保物捆紮、拼裝的燈器。

花燈的設計與製作

    花燈的設計,必須由構思入手,對於題材加以分析,研究、蒐集資料、後確定主題,進而設計其造型,使用材料,色彩配色、燈光的配置做通盤的考量,後著手按部就班的製作。

    製作時首先紮骨架,花燈必須具備堅固的骨架,才能維持作品的完整,尤其是在戶外要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考驗。所以骨架是花燈的首要之務。此外花燈具透光性,透過燈光的映照,骨架的型態會一併呈現出來,因此在骨架結構設計上,除了堅固並要兼具美觀。

  1.傳 統花燈製作以竹篾為骨架,製作前先將竹子劈成若干條,為要彎曲而予以加熱以免崩斷。現今社會竹篾取得較不易,加上使用上存在著許多限制,已較不為花燈製作 者採用。相對於傳統的竹篾材料,鐵絲具有質地堅韌、造型容易,取得方便,價值便宜等優點,是目前最理想的材料。鐵絲骨架的固定方法,以紮製與焊接兩種,紮 製法適用鐵絲纏繞綑綁來固定,製作上較為方便。而焊接則利用大電流發生熱熔的原理,將鐵絲點對點結合在一起。目前尚有包紙鐵絲,利用鐵絲外包牛皮紙再滾包 棉紙,更有利紮製上的牢固,也廣為製作者喜愛。

  2.骨 架完成後,接著進入燈光裝置,通常考量作品內部溫度是否過高而決定燈炮數量,為展現燈光效果,裝設的位置仍是考量重點,當電線全部接完後,即可試燈,仔細 觀察亮度是否適宜,試燈完成後,務必將所以燈泡確實旋緊,或以少許熱融膠將燈泡與燈座加以黏合,以免作品錶布完成後,出現不亮的窘境。

  3.花 燈製作最後步驟是裱糊裝飾。對於一件好的花燈作品而言,除了造型突出,光彩奪目外,華麗的包妝更是不可缺的,裱糊是指在骨架結構及燈光配置工作完成之後, 以紙張或布料等材質包覆在花燈外表,以營造符合作品主題的外觀質感,裱材又可分紙與布類。傳統花燈裱糊是以紙為主,但其強度及防水性不夠,近年來已被布類 材質取代。相較於紙類,布因強度柔韌,在加工及保存上較具優勢,目前廣為大多數燈藝師所採用。選用布類以化纖原料較佳,其彈性好,質地柔軟,製作上較為容 易,加上金蔥布予以修飾更能突顯華麗奪目效果。有時依題材或為了美觀,亦可貼上不同材質的飾物,來增添作品的美觀。

  「魚燈萬里躍長空,鬧燈元宵處處同,頂馬獅龍人物好,街歌巷舞盡兒童。」

此乃宋代詩人對當時元宵夜的描寫,如今府城元宵夜也是萬人穿巷,車水馬龍的人潮擠滿安平港,相信來年的鳳凰城燈會,會是個盛況空前的不夜城。


 

清明節

清明節的起源

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「寒食」節,這是古代的傳說,三千多年前的周代,在 周禮「司炬氏」就是負責在仲春,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,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,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,徹底防患火災,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 物都是乾糧冷食,所以叫做「寒食」節,或叫「古清明」,在冬至後,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。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,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 南方,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,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,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,尤其為了分辨「漢胡」,加強掃墓祭祖,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,於 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

 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:

(一)           掛紙 又稱「壓紙」,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,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,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。

(二)           培墓 是把祖墳修飾一下,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。

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,並加以修整,然後準備一些牲禮、酒、菜、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。一般都在墳前和土地神前擺放祭品。台 灣早期的移民,以漳、泉兩地為主。兩地移民掃墓的日期各自不同。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(俗稱三日節)上墳,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。關於這個日子的岐異,有一 種說法是:漳、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,彼此械鬥。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後,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、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。連橫的《台灣通史》(一九一八) 卷二三記載:所謂「掃墓」,只是一種籠統的講法。在台灣,掃墓的方式,很清楚的分為「掛紙」及「培墓」。在台南府城每年掃墓除了清明節之外在大寒日、及正月初九敬拜玉皇上帝後(先敬天後拜祖先)擇日前往又稱「探墓厝」。

掛紙又 叫「壓紙」,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。所用的「墓紙」呈長方形,顏色有黃、白及五色等三種。掛紙之前,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,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 作波紋狀,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、墓碑及墓旁的「土地神」上。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,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。如果說,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, 那麼掛紙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。同時,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。到了清明節,凡是墓頭有墓紙的,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。反之,就是 無人祭拜的孤墳。「掛紙」後,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,燒紙錢,這樣才算完成了「掛紙」的儀式。「培墓」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。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 年,第一年比清明節早一天,第二年和清明節同時,第三年則在清明節後一天,此後視同舊墳墓。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。

培墓時 要準備三牲(祭土地神)、牲禮及菜碗(祭墓)。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、雞、魚、等牲禮或麵龜(表長壽)、米糕(高昇)、鼠麴粿、土豆(吃老老)、發粿(發 財)、丁仔粿(添丁)、菜頭(好彩頭)、韭菜(長久)、蛋等等。此外,還得準備各種紙錢、燭炮、以及「子孫燈」。子孫燈,俗名又叫「香仔燈」,燈上以朱筆 寫上「子孫興旺、添丁進財」,或「財丁兩旺、富貴雙全」。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,在墓前點燃,然後帶回家,象徵子孫興旺。 培墓之後要剝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新陳代謝,生生不息。然後焚化冥錢、點燃鞭炮。

在早期的農業社會,只要一聽到墓地傳來鞭炮聲,就有許多的兒童會圍攏過來,等候掃墓的人 家分贈墓粿。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、麵粿等分給他們,若墓粿不夠分發時,就以硬幣來代替。這種習俗,叫做「揖墓粿」。揖墓粿的寓意是請住在墓地附近的兒 童,幫忙看管墳墓,不要隨意踐踏墓園。在豐衣足食的現代,揖墓粿的習俗已漸漸絕跡了,藉著清明掃墓,傳統的孝道得以代代相傳,綿延不絕 。
    在清明製作春捲,春捲也稱「潤餅」早在唐朝,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。杜甫(就有句詩道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中也說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 春盤」。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成
潤餅。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,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,再加上豆干、肉絲、魷魚、蛋皮等,一律切成細絲,灑上花生粉、糖粉、海苔酥,捲成筒狀就可以食用了。

中國傳統藉著清明節掃墓培墓等習俗,對祖先表達最高崇敬與追思,除了緬懷先人的養育之恩,更重要的具有傳承的意義,藉著一代代的綿綿不絕的孝思,傳達古老文化的精隨。


 

端午節

端午節也 就是五月節,端午節的端,代表開始的意思,午指炎熱之意,一天中的午時是指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,正是一天中最炎熱的時間,因此端午節就是傳統歲時節俗 中,提醒人們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,要注意防範瘟疫流行的節令,主要的活動,大多是跟驅除瘟疫或風土病有關,黃酒、午時水、香包…都是為了驅瘟袪病而衍生出 來的習俗。選擇在五月五日,其代表夏天的開始,因為數字中的五是由小轉大的關鍵數。古代人以一為極小,九為極大,單數屬陽,雙數屬陰,民間行事數選擇單 數,而五正是從小轉變為大的關鍵,也可以解釋為由春天進入夏天的開始,因此古人把五月五日做為避夏的開始。

端午節的祭祀活動,主要是以廟宇、家中供奉的神明為主。端午節是傳統台灣人一年中三大團圓日子之一,因此認為歷代祖先也要團圓,祭神或祖先時祭品用三牲或五牲均可,供奉神明的金紙可用壽金、福金、金銀紙;至於祭拜祖先,可將拜神佛的牲禮,重新燙過或煮成菜碗,金紙則用金銀紙。

端午節熱 鬧的民俗活動中:有賽龍舟、掛艾草、帶香包、吃棕子…等等。棕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應節食品,家家戶戶都必須包棕子祭祀神明及祖先。舊時的人們,有送節之習 俗,在過去一年中,有親人過世的人家,是不能包粽子,親友們在過節之前會準備粽子相贈,一則表示慰問,也讓喪家沾染一點過節的氣氛。賽龍舟,有政治附會之 意,屈原的傳說,顯然是政治神話。但至今卻是端午節眾人關心的重要活動之一。

掛榕艾紅花, 雖說五月為夏季之始,但位於亞熱帶的台灣,天氣已相當炎熱,各種傳染病媒也開始流行,古人有避毒驅邪的觀念,故在門上插榕艾紅花,台灣俚語:「插榕卡勇 龍,插艾卡勇健」。事實上榕枝本就是民俗避邪物,道士作法事時,若找不到柳枝常以榕枝替代,艾草也是傳統的拔鬼驅邪聖物,鬼去自然祥來,邪去自然體健,另 外常因形似劍也有人用來避邪,這些東西用紅紙紮一束插在門上稱為「榕艾紅花」。有些人會將它煮水供全家大小沐浴,避毒健身。佩帶香包,香包又稱香馨,是種 吉祥物,《台灣通史》稱:﹁以五色絲製成鳥獸花之屬,兒童佩之謂可避邪,每年 玉皇玉聖宮為配含 玉皇四殿下聖 壽,及端午節古老文化習俗,特精心製作玉龍香包,其正面繡有屬年生肖,背面為本宮宮徽,內裝有桃枝、柳枝、榕心、艾草、雄黃、硃砂、沉香等七寶,並配置精 緻古典的中國結飾帶,經由神佛加持,可驅毒邪、除瘴癘氣、祈平安福,小孩佩帶健康如意,車上更求行車平安,實為端午佳禮。


 

七夕

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是「七夕」,傳說是七仙女的織女與牛郎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。傳說因他們相戀之後,牛郎不再下田耕種、織女不再勤於織布,玉皇上帝盛怒懲 罰他們一年只能相會一次。天上的七仙女有七位姐妹會保佑人間未滿十六歲的小孩,順利長大成人,因而七夕當日對護佑孩童的七仙女,以「七娘媽」尊稱,又稱 「七娘媽生」。

 

這一天在傳說的民間信仰習俗上常準備豐盛的供品,祭拜七娘媽。台南地區七夕節有特別的做十六歲「成年禮」之儀式。早期台南安平港商船盛繁,其上、下卸貨搬 運的工作分為成人及童工,其所領全薪差異甚大,若做完十六歲成人禮,即由孩童升格為成人,其即可領到成人較豐盛的薪金。所以受到重視。該日信眾會準備一份 七娘媽亭,由孩童鑽過七娘媽亭和狀元亭下方三次,祈求七娘媽的庇佑一切平安順利。

 

次日又稱「乞巧節」,傳說七娘媽中的織女善於織布,手藝非常巧妙。昔日婦女都會在當天晚上擺香案,供上湯圓、巧果、薊花(圓仔花或雞冠花、鳳仙花)、胭脂、椪粉、針線,並會特別在月下穿針線有時穿上九孔、七孔、五孔或一孔等。祭拜後將薊花、胭脂一半拋回屋頂上(象徵天上)贈予七娘媽神用,另一半留下來自己用,祈求織女娘娘賜予針線織布的巧藝與白晰的美貌,因此七夕對婦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。

 

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誕辰,「魁星」是星宿的名稱,也就是北斗第一顆星。因為一般相信魁星是「文章之府」,所以一般人,特別敬奉魁星,現在一般各地的寺 廟,也有奉祀魁星,而且把魁星列為「五文昌」之一,而稱他叫「魁星夫子」。祭拜時常玩一種「取功名」的遊戲助興,用桂圓、榛子、花生三種乾果,分別代表狀 元、榜眼、探花三甲,其中一個人手拿三種乾果各一顆,往桌上投,隨它自己滾動,看哪一種乾果滾到某人面前停下來,那麼那個人就代表那一種鼎甲,一直到大家 都有功名為止。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禮讚中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農曆七月是慈悲月,是孝親思親的教孝月,是人與靈、靈與靈共享共有的空間與時間的世界,不要惶恐、不要害怕,藉由虔誠的祭拜儀式,豐盛的祭品,讓子孫緬懷祖先的德澤,也讓過往的神靈共享人間的溫暖。

 

◆起源

中元節是歲時節令中「三元節」之一,在道教信仰中三元為:上元正月十五天官生、中元七月 十五地官生、下元十月十五水官生,所以中元節拜地官大帝,一般皆以三界公稱之。俗稱:「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」為示隆重應以拜天公之禮視之,所 有祭品都是素的,包括山珍海味,六齋或十二齋(素食乾貨)麵線、壽桃、五果、鮮花、清茶…等供品。

  

傳統社會中,農曆七月為鬼月,陰間的孤魂野鬼們從七月初一鬼門開,才可自在地遊蕩在陽間,而陽間的人們會舉辦祭拜的活動來款待他們,讓他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假期,尤以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,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豐富祭品,燒香焚紙好好的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「好兄弟」。

  

中元普渡的習俗起源於佛教傳說|目蓮救母的故事,目蓮是佛祖座下最高的弟子,他的母親生 性吝嗇、惡毒貪婪,死後墜入輪迴中的餓食道。目蓮為了解救母親,就在農曆七月十五廣造「盂蘭盆會」引導地獄裡的孤魂野鬼享用盆裡的食物,為母贖罪,使得母 親獲得超渡。後來每到七月十五這一天,佛教寺廟會做「盂蘭盆會」以百味五果供養佛僧,解救陰間受苦的祖先。